首页

哈尔滨飞鱼黄金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2:18:57 作者:一见·从总书记的考察足迹,看徙木立信、化风为俗 浏览量:28296

  “扩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和投资。有必要迅速、大幅增加气候资金,使其跃升至万亿美元量级。”

  二十国集团(G20)领导人里约热内卢峰会宣言中,明确提到钱的次数很少,这是最大的一笔。

  2024年几乎肯定会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,气候变化议题成为G20峰会讨论的一大焦点。

  “在里约热内卢开会的领导人们,必须同意向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危机所需的资金,否则将面临浩劫。”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·斯蒂尔日前表示。

  与峰会几乎同时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(COP29)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。COP29被称为“气候融资大会”,核心议题是破解资金难题。

  发达国家于2009年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,但长期口惠而实不至。

  这一承诺即将于2025年到期,也就意味着,今年正是讨论把目标金额再度调高的时候。

  联合国召集的专家小组估计,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将需要2.4万亿美元以满足气候和发展需求。

  从“千亿美元”大幅跨越到“万亿美元”,难度可想而知。不仅如此,新一届美国政府还可能会再次退出《巴黎协定》。

 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对三里河表示,若美国政策急转弯,合作将受阻,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面临更大不确定性。

  在某些国家“开倒车”的同时,中国近年来逐渐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领域领导者。

  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日前报道,美国前气候变化特使乔纳森·潘兴表示,现在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中国。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,中国定会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挺身而出。

  作为“全球南方”的一员和最大发展中国家,中国始终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坚定支持者、积极践行者。

 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,资金和技术是关键支撑。

  2016年以来,中国提供并动员的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,有力支持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。

  同一片蓝天下,应对气候变化还需更多国际交流合作。

  截至2024年10月,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,开展了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项目。

  中国还积极推进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绿色发展。一大批惠民生的项目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落地,为当地提供了清洁、安全、可靠的能源供应方案。

  “中国大力推动自身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,同时给予广大发展中国家帮助和支持。”万喆认为,中国在电动汽车、储能等领域全球领先,技术优势可大幅降低成本,惠及越来越多的国家。

  共同的挑战,相同的愿景。各国如何携手走出一条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的绿色之路,已刻不容缓。推动能源转型,应对气候变化,中国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,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
  (“三里河”工作室)

【编辑:胡寒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海南首个开工的海上风电项目进入大规模安装阶段

公报》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珠江片(不含红河,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,下同)水资源演变情势和开发利用现状,揭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,为流域水资源开发、利用、节约、保护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,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
中央政治局会议点名支持的“瞪羚企业”,是什么?

走进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,擦窗机器人刚一亮相就吸引了网络名人们所有的注意力。“感觉和真人擦拭的效果很接近了!”“产品市场怎么样?都销往了哪些国家?”“效率好高,这是解放双手的黑科技吧。”通过了解擦窗机器人工作原理,看大数据算法与智能制造与服务业相互融合,网络名人们深入了解了山西擦窗“小巨人”如何擦亮“世界窗”。

以军升级对加沙北部的袭击 数十万人被困贾巴利亚难民营

他建议,设立国家层面的培育“乡村CEO”先进示范区;鼓励地方政府、高校和企业三方联合,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培训计划;改革村集体经济治理结构,厘清村“两委”与“乡村CEO”的职责分工与协作关系等,为乡村振兴输入高质量人才。

两岸青年导演的平潭之约

三年来,我国生态系统多样性、稳定性、持续性稳步提升。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,保护了70%以上的野生大熊猫,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。

台风“贝碧嘉”登陆上海: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

据“汉香道”沉香店负责人介绍,沙垌村被誉为“中国沉香第一村”,沙垌沉香墟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,集结了沉香种苗研发、种植、生产、加工、销售等沉香产业链的各个环节。电白沉香产业链上的七大类百余种沉香产品都可以在这里买到。“汉香道”每年都有数百万元的沉香工艺品,如“沉香佛珠、沉香吊牌”等,通过直播带货销往外地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